崛起泰和 欢乐王国亲子乐园试营业啦,试营业时间4月11号至20号 单人票39.9元,亲子票一大一小69.9元 连续转发两天朋友圈附加文字: 欢乐王国亲子乐园开园啦 集满38个赞全场票价半价,每天限前20名 抖音发布场地游乐园视频作品浏览量1万以上免费赠送69.9¥亲子票一张 试营业期间充值大优惠 充200元送100元(300元) 充300元送150元(450元) 充400元送200元(600元) 以此类推充的越多送的越多 场地地址:泰和县嘉美优鲜购物广场西广场(原月星家居)欢乐王国亲子乐园 心蓝 2025-04-08 0 评论 9 喜欢
崛起泰和 《泰和县志》(1993版)大事记,对于泰和历史上的重大灾害,都有记载。从中摘录出来,分享给大家,看看会不会改变对家乡的看法!泰和历史上的地震记录晋太兴元年(318)十二月,地震。义熙八年(412)一至四月,地震4次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,地震。清嘉庆十三年(1808)十一月,地震。康熙四十六年(1707)十月初四、初五,地震。民国民国7年(1918)2月12日,地震,房屋摇撼一分钟。5月大水,持续一个月,收成大减。9月疫病流行。(这一年太惨!)民国10年(1921)2月地微震。从这些记录来看,泰和历史上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地震。只是发生的频率非常低,而且也没有太详细的地震伤害记录。估计与今天的情况类似,虽然有震感但并非处于震中的区域。泰和历史上的水旱风火虫疫晋隆安二年(398),连岁大水,民饥。南北朝天监元年(502),大旱,饿死多人。唐长庆四年(824)十一月,大水。乾符元年(874),始建慈氏阁,宋初知县沈遵易名快阁。中和四年(884),大旱,饥民相食。宋绍兴四年(1134)夏、秋洪水,淹没民舍。绍兴六年(1136)大旱,有饥民饿死、外逃。元元贞元年(1295),升太和县为州,属江西行中书省吉安路。是年六月大水,弛江河湖泊之禁。至正年间(1341-1368),设早禾市巡检司。至正十年(1354)四月,淫雨,洪水,平地水深数米。大饥,人相食。秋疫。明成化二十一年(1485)夏,大水入城,决天井坝为河,赣江在今樟塘、万合河段改道10余公里。正德六年(1511),知县陆震用砖砌城墙,周4公里,高4米,厚2米。并改建7门。嘉靖十二年(1533)秋,星陨如雨,禾苗大灾。万历二十五年(1597)四月,疾风拔树,坏屋甚多。是年,建龙头山塔。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五月,大水,城内外民房倒塌,居民淹死众多。是年,知县王元瑞捐千金,在东门外修石矶头,并沿赣江筑防洪堤(人称王公堤)。是年,郭子章纂修《白下大记》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)三月,山洪暴发,王山崩裂,人畜田舍淹死浸没甚多。康熙三十一年(1692)四月,怪风拔树飞石,万寿宫毁坏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夏,虫灾,大水,地面水深3米余,崩破塘口堤岸330余米。冬,民大疫。康熙四十三年(1704)五月初八,大水。十八日复大水,两岸房屋、田禾淹没,千尺矶头尽崩。洪水后大旱,民大饥、大疫,县令匿灾不报。康熙四十四年(1705),大疫。康熙四十五年(1706),大疫。康熙五十二年(1713)四月,大水,较四十三年高1米,县衙仪门水深1.6米,淹没田舍禾苗无数,王公堤崩,民大饥,免征全县地丁银粮1年。雍正二年(1724)八月,云亭河大水,淹没民宅,死人甚多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),大旱,数月不雨,颗粒无收。乾隆四十一年(1776)九月,大水。乾隆六十年(1795)四月,大冰雹。嘉庆五年(1800)正月,大凌。七月,大水。九月,雪。咸丰三年(1853)六月,彗星现于西方,逾月灭。七月,淫雨10天,禾尽生秧,红螳螂绕旦堂,日无光。是年,法籍神甫在云亭乡小瀚村设天主堂传教。道光六年(1826),天旱民饥,赣南添刀会在云亭乡发展会员,组织抗饥饿斗争,首领被知县诱捕杀害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九月,雪,次年三月解冻。道光十四年(1834),大水,民大饥,人食野菜。道光十七年(1837),大丰收,6乡筹建义仓共31所,储谷255425公斤。同治七年(1868)夏,两月未雨,禾尽枯稿。同治八年(1869)夏,大水,圩堤尽溃,毁田舍无数。光绪四年(1878),七月,云亭、仙槎、仁善乡水灾,冲塌田舍,淹死人畜无数。民国3年(1914)春,飓风、大雹、雷电交作,毁大成坊及崇圣殿,乡间拔树无数,丰乐寿樟(西昌八景之一)亦被电击烧毁。民国4年(1915)7月初,陡涨洪水,城谍被淹,北门谍上可通船,乡间倒屋,淹死人畜无数。在考棚设水灾贩局,向各埠募捐31000元(银元)散赈。民国7年(1918)5月大水,持续一个月,收成大减。9月疫病流行。民国8年(1919)夏,高行馗水陡涨数丈,淹没人畜,倒塌房屋不计其数。民国9年(1920)5月河东三乡灾民,开展向地主要粮斗争。民国26年(1937)高行乡竹蝗成灾,毛竹尽枯。1950年7月稻苞虫、螟虫、棉蚜虫成灾,遍及全县。1951年1月18日,县城一街发生火灾,烧毁和损坏房屋37幢。1952年7月17日凌晨6时,缝岭、石家、东沔山洪暴发,五、八、十区25个乡遭受严重水灾,淹死38人,冲倒房屋1705幢,受灾农田39989亩。18日,省委副书记杨尚奎来县视察灾区。1954年11月17日,县城中山路火灾。1956年4月,接收安置上海垦民127户507人于潋溪乡。5月,久晴不雨,12个乡大旱,受灾面积633077亩。7万多劳力日夜抗灾。1959年2月4日,高陇公社出现大风、冰雹,毁坏房屋1710幢。5月桥头啸江、春和等地暴发竹蝗危害,虫口密度每平方米达1000多只。是年,沿溪、冠朝、上模等9个公社暴发松毛虫,危害面积9.8万亩。1960年2月,洞口水库工地火灾,烧毁工棚28间,烧死6人,伤10人。4月26日,栖龙、古坪冰雹,栖龙最大的冰雹有鸡蛋大。同时,古坪有9级雷雨大风,刮倒大树390多株,打坏民房229幢。1962年1月31日,马市圩镇火灾,烧毁房屋186幢,181户受灾。1963年8月至10月,大旱,98%水塘干裂。1964年2月19日至26日,下冻雨,车辆无法通行,农作物受冻害。6月17日,赣江水位高达63.95米,超过警界线3.95米,是建国后水位最高的一次,两岸7个公社受淹,万合防洪堤决口49处,全县淹死8人。7月1日,县境遭大暴风雨,刮倒房屋71幢,压死3人,掀翻货船6艘。秋,晚稻暴发三化螟。1966年4月3日下午至傍晚,12级大风加冰雹,冰雹大的如拳头。三都、禾市、南溪、沿溪、樟塘、万合等公社受灾严重,倒塌房屋251间,刮倒树木2043株,死亡5人。1967年,流脑暴发流行,死亡170多人。1968年6月16日至29日,赣江涨水,出现3次洪峰,水位均在63米以上(警界线为60米),是建国后洪水淹期最长的一次,赣江两岸7个公社受灾严重。1969年8月7日,河东山洪暴发,老营盘等9个公社64个大队6961户受灾,淹死45人,倒塌房屋6629间、仓库18幢,冲坏大批水利工程、公路桥梁和农田。1971年秋,晚稻暴发三化螟。1972年2月竹山粮食加工厂失火,厂房及设备被烧毁。1973年4月11日凌晨3时,县境遭龙卷风、冰雹袭击,禾市、马市、南溪、上田、澄江、塘洲、沿溪、樟塘8个公社(镇)受重灾,死亡16人,倒塌房屋4039幢。地委副书记吴平来县视察灾情。夏,早稻暴发卷叶虫。1976年7月9日,河西山洪暴发,5个公社10余万亩农田受灾,死亡3人,冲走木材6000多立方米、毛竹5万余根,倒塌房屋800余幢。冬,冰冻长达40余天,1.3万亩宿根蔗、2200余亩冬植蔗全被风犁病毁灭。1977年4月24日下午5时,狂风暴雨、冰雹达半小时,河西11个公社(除石山)、河东4个公社(塘洲、万合、樟塘、苑前)受灾,倒塌房屋927幢,死亡15人。1978年,伏、秋连旱。1979年7月12日,小龙镇街因接电不慎失火,烧毁房屋322间。1982年6月13至19日,连降大到暴雨,雨量达300毫米,赣江和禾水两岸受灾,死亡8人,倒塌房屋1282间,冲坏公路25公里。1984年5月三都、石山、南溪、塘洲4个乡松毛虫成灾,为害面积8.3万亩。1985年夏,早稻暴发稻瘟病、白叶枯病,甘蔗发生二点螟危害。1986年夏,甘蔗发生二点螟,最高枯心率46.96%,伏、秋、冬连旱,永昌市汽车轮渡因赣江水浅停航3个多月。1987年4月10日下午,龙卷风、冰雹袭击禾市、螺溪、石山三个乡镇,死亡2人,损坏房屋5289幢。暴发稻飞虱虫灾。结语从这些记录来看,泰和历史上的各种天灾当中,频率最高,且破坏力最严重的,应该是水灾和旱灾了。时不时,就会来一场大洪水,轻则冲毁民宅田舍,重则冲毁大堤,甚至让赣江都改道!紧接着,又会来一场大旱。轻则局部绝收,重则饿殍遍野。所以在泰和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先祖们也是不断的在战天斗地,艰难开拓。尤其是建国之后,全县各地大量兴修水利,各类水库大坝遍地开花。这才终于驯服了水灾这个恶魔,造就了今天六十万泰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局面! 心蓝 2024-05-05 0 评论 13 喜欢